当前日期:

学院新闻

(四川在线)如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专家在这场大讲堂上“出主意”

时间:2022-11-28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点击数:

11月17日,“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院士大讲堂暨作物栽培科学青年论坛”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为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出起了“主意”。

院士大讲堂上,“防灾减灾”“量质双收”成为多位专家提及的高频词。

“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资源利用效率及综合生产效率不高,应对气候变化及绿色生态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阜列举了我国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几大问题。

这些情况在四川同样突出。比如,川中丘陵区和盆周山区,光照少、土层薄、肥力低,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也不高。此外,今夏四川还经历了高温少雨天气过程,对秋粮作物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陈阜指出,随着作物生产资源环境要素变化、灾害发生频率提高,如何建立防灾、减灾、救灾的耕作制度与作物栽培模式已经成为作物栽培与耕作研究的重点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就围绕“节水”介绍起了小麦测墒补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墒”,即为耕层土壤中的含水量。与传统的大水漫灌不同,此技术考虑灌水前的土壤含水量,再根据其与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之间的差值,进行补充灌溉。

2013年以来,小麦测墒补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在山东、河北、河南多地进行了示范推广。“根据示范结果,测墒补灌既保证了籽粒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于振文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在介绍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时,也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按照玉米各个生育阶段的情况,实现按需灌溉、按需施肥,既避免后期早衰和倒伏,同时,在高温、干旱和涝害下,也能实现很好的补救效果。玉米密植滴灌技术也是实现“量质双收”的有效尝试——增加密度从而增加产量,也不忽视作物的品质。

“如何改善提升四川盆地粮油品质和产量,是四川农业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总结。

他指出,要科学确定“天府粮仓”的建设区域及粮油作物,比如,以水稻、油菜、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辅以高粱、甘薯和马铃薯等。此外,四川盆地作物收获季节雨天多,籽粒易霉烂,可以建设规模功率相匹配的高质量烘干设备等等。

“我们要全力开展四川盆地粮油产量和品质提升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攻关。”杨文钰倡议。


原文链接: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211/58765571.html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版权所有。